自從去年從小套房搬到2房而且把原本的無線吸塵器拿去孝敬婆婆後,
我家地板一直交給掃地機器人跟一台小手持無線吸塵器(就是沒有長管的)在處理,
雖然大部分是靠掃拖合一的掃地機器人在清掃,但也時常有小範圍或想立即清掃的時候,
這時就是派出小手持來救援,但是沒有長管,吸地時就要彎著腰,
我的腰不好因此吸起來很累,所以就一直想買一台正常的無線吸塵器,
但又想要兼具好看、好洗、好輕、好小聲,好收納、好持久、不貴(要求好多🤣)的需求,所以遲遲未入手。
前兩週看到一台長相清秀的黑色無線吸塵器-TiDdi 輕量化無線氣旋式除螨吸塵器S290(借一張圖來用用),
第一眼吸引我的,是黑色!
第二眼是他的收納!!他可以把主機、長管、吸頭都收在一起,完整收納真的太棒了,
很多都沒有收納架其實很麻煩,配件很容易不見。
第三眼是輕量!但其實輕不輕要實際拿才知道,而且每個人感受不同啦。
比較了兩週後,我買了 TiDdi輕量化無線氣旋式除螨吸塵器S290(皓月白)
沒錯,最後我還是買了白色,因為家裡的裝潢都白的,放一台黑色吸塵器好像有點突兀,
收到實品後覺得白色真的很好看,質感很好,全組收納在一起也不會很佔空間,
然後收納座就是充電座,整體感100分!!
拿到新東西迫不及待就先來開箱,一開始還想說這麼小的箱子怎麼放得下全部的東西,
一開箱果然有一台主機、收納充電座、兩支長管、五個吸頭、一個替換刷,還有說明書跟保證書,
每一個吸頭、配件都有獨立的包裝,避免刮傷。
先來看一下機器結構,整台機器就兩個按鈕,一個是power,一個是快拆集塵桶,
然後他的集塵盒、濾網都是可水洗的,(有些吸塵器是只能清,不能水洗,用久了真的會覺得很髒),
一共有三道濾網,避免把吸進來的粉塵又再吹出去,是說現在大部份的吸塵器過濾這一塊都做很嚴密。
替換刷是指地刷,他可以輕易的把刷毛換成硬毛刷或是地毯刷,
硬毛刷主要是用來吸硬地板,例如:木地板、大理石、磁磚、、等。
地毯刷當然就是刷地毯囉,但短毛地毯適用,如果是長毛地毯建議是可以用另外的廣角毛刷了。
更換刷頭很簡單,他有附一個插梢,正面的軟墊翻起來就有兩個孔洞,一搓就可以把原本的頂出來,
再把要換的裝上去即可。
細縫吸頭:可以吸一些小地方,例如窗框、櫃子、角落等等,或小孩吃完零食掉落的屑屑。
氣密床刷:可以吸床、吸沙發、窗簾,使用氣密床刷建議開強勁吸力,加強集中吸力,
可以把床墊裡、沙發裡,窗簾上的塵蟎吸起來,
我有拍了一段用氣密刷的影片,可以看到集塵桶我清過了,但窗簾還是吸出不少灰塵,平常都不覺得髒,
女兒很愛躲在窗簾裡玩,看來以後窗簾應該要常清了。
軟毛刷:可用來刷會卡灰塵的網狀物,像我家室外機超髒,但上週才剛用刷子刷完再另外打掃掉了一地的灰塵,
以後就可以直接用吸塵器加軟毛刷清潔了。
還有清淨機也是,外層很容易卡一堆灰塵,尤其在換濾網時外層的灰塵就都又飛出來了,
以後可以先吸完再來換濾網,乾淨多了。
廣角毛刷:比較大面積的毛刷,一般可用來刷布沙發、窗簾、地毯之類的,
但我家是毛抓皮,大部份都擦一擦而己,大概就拿來刷小孩的地墊吧。
另外他促銷有送一個拖地用的吸頭,
地板拖組件:這好像是有在賣,一組有一個地板拖+2個抺布。
前方是吸孔+地刷,後面是抺布,使用時把抺布加濕,建議由後往前吸拖,這樣前面吸塵後面拖地,才不會抺布上卡灰塵。
我主要拿來拖陽台,因為我的陽台不大,平常很少去吸地或拖地,
大概是一年洗一次陽台吧
吸頭介紹完了,來看一下完整組起來的樣子吧,
長管共有兩節,所以可以看你的需求任意組裝,吸地就用2支長管,
想吸牆壁可以用1支長管(他很輕真的可以拿來吸牆壁,不用擔心手變粗),
機器上有電力顯示,他總電力可以有40分鐘,我猜是不是一格電力表示10分鐘咧?!
哦~電力有分兩段,所以電池續航力還是要看個人使用狀況哦。
然後他地刷可以90度旋轉,什麼角度都很可以,我家地上有小孩馬桶、防摔軟墊、玩具,所以刷頭好轉這件事很重要!
還可以下腰到180度耶,整個貼平地面,我可以吸到桌子、沙發底下。
因為沙發平常掃地機也進不去,真的很髒,
還好這支吸塵器可以直接吸到底,讚讚讚!
集塵桶是透明的,可以清楚看到裡面的垃圾到底有多滿,
我才隨便吸一下客廳、沙發底下,就吸出好多頭髮跟灰塵哦,
然後每個配件都可以拆開來水洗,濾心上的粉塵也一樣水洗,但記得要涼乾了再用哦。
最後分享一張放在我電視櫃上美美的照片~~
那裡買
留言列表